近年来,山东农大围绕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3个省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实用性和关键性研究,构建了完善的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得到充分释放。学校先后在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克隆、植物干细胞激素调控研究和植物有性生殖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理论研究,在《自然通讯》《植物细胞》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近四年获得三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年均科研经费3亿元以上、技术成果转让20余个,形成了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构建协同体系,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
打破现有学科组织结构,出台《山东农业大学学部章程》,完善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部、理学与工程科学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部在科学研究、学科规划、平台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以3个省“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出台《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健全完善协同创新新模式和新机制,打造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首批立项支持12个优势团队、16个协同创新团队,每年统筹120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提升服务国家和山东省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实施人才筑峰计划,遴选10名顶尖人才,每人每年资助经费60-80万元,加快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实施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每人每年支持15万元,培养造就一批进入学术或技术研究前沿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推进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每年投入300万元,让青年教师自选题目开展研究等。理顺部级及以上科技平台与依托学科的管理体制,实施分类整合建设,打造了7个布局相对集中、功能系统完备、运行独立高效的开放型公共支撑条件平台。以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苹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整合校内各创新团队,汇聚人才、技术和创新要素,变单打独斗为联合攻关。今年新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项,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结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健全科研管理运行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内部控制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完善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立项攻关,潜心从事农业科研,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品质在学校科研队伍里蔚然成风。
促进深度融合,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对接”
围绕行业和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主动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先后与潍坊、菏泽、临沂等11个市级人民政府和50多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完善合作共建与融合发展机制,重点推进落实青岛西海岸新区“山东农业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肥城汶阳田“山东农业大学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科教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大数据、农业科学等领域优势,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新型智库,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新型智库。探索构建科技和智力精准扶贫新模式,组织专家教授深入“三农”一线,推广了包括小麦、玉米、果树、苗木、畜禽新品种20余个,先进适用技术200余项,先进的设施栽培模式10余个。参与并支持全省特别是西部隆起带各市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建立了一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构建了“教师+学生(毕业生)+成果”模式,开展科技服务,创办企业。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规定》将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科研人员和团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开放共赢战略,加强与美国普渡大学、英国皇家农业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实质性合作,推进与立陶宛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等中东欧国家高校深度合作,协同共建国际联合科研平台,携手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评价机制,变“吃大锅饭”为“优劳优酬”
树立科研质量和实际贡献的导向,强化质量评价、分类评价和团队评价,建立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质量成果、建设高水平学科为目标的科研评价机制。针对不同项目类型,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不同特点,分类建立评价标准。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平台、财务信息平台建设和互通。实施分类管理,出台《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完善以贡献、能力与实绩为主导的多元评价机制,健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诚信管理制度体系,调动教师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出台《科技工作绩效薪酬计算办法》,落实按劳分配、优劳优筹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在职在岗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及科技服务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遵循科研人员成长规律,不唯结果论,以人为本,营造了轻松、宽容、自由、合作、开放的科研环境。制定《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实施分类考核,引入绩效奖励,考核结果和职称、职务、待遇挂钩,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才的创造活力和潜能。
关闭